猪舍通风系统设计及运行模式

发布时间:2023-10-07

要给猪只提供最佳的养殖环境,就需要在猪舍设计上下功夫,影响猪舍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当地气候、通风系统设计、粪便管理、饲养管理等等,本文主要介绍通风系统设计及运行模式。

一、影响通风系统设计的因素

影响通风系统设计的因素主要有温度、湿度、气温均匀度、吹过猪体表面风的速度、悬浮尘埃与病原体数量的空气洁净度、臭气和有毒气体的浓度等。

1、有毒有害气体

猪舍中有害气体(主要是氨气、一氧化碳、甲烷、硫化氢等)的积聚是一个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,在储粪的猪舍中,抽取猪粪的过程中,特别是有搅动的时候,一定要有充分的通风,否则这些有害气体溢出对人和猪只都是致命的。

2、温度及湿度平衡

生长速度快的猪只与以前的品种相比,其产生的热量会高得多,因此在育肥舍中,基本不需要再人为的增加温度。冬天通风有两个目的,一是让猪呼吸到新鲜干净健康的空气;二是要降低湿度,以免病原体微生物孳生。

对不同生产阶段的猪只在不同季节所应达到的进风量不同。下表列出了最低和最高的进风量,但实际生产中不能直接由低换到高,必须要有过渡,因此,猪舍设计最好有大、中、小三种风扇。

二、进气口系统类型

1、全机械负压进气口系统

负压进气是在相对密封的空间内,通过排风扇强行将室内空气抽出,形成瞬时负压,室外空气在大气压下通过进气口自动流入室内的进风模式。整个系统包括:排风扇、进气口、控制器、取暖器(冬季)、蒸发降温装置(夏季)等。

(1)、排风扇

要选择不同型号和尺寸的风扇分别用于寒冷、温和及炎热的季节。

①安装的要求:每台风扇安装的间距不要超过推荐的最大间距值;要沿着猪舍的中央部位:避开角落;同时要便于接线和维修。

②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:气流量、风扇曲面形状、功率、噪音、质量、售后服务、价格。

③噪音的控制。要避免转速接近3500转/分,因为风扇会产生很大的噪音。因此,直接电机驱动风扇应该低于1800转/分,皮带驱动风扇一般在500转/分左右时,风扇就会比较安静。

(2)、进气口

①要求:能使空气均匀分布:大小要能满足最大通风需要;要能够适当调节;天花板要有足够位置来安装进气口。

②排布:进风口的排布决定了空气的分布,良好的空气分布才能排除死角以及限制有害的贼风。冬季、夏季要使用不同的进风口,冬季使气流流向猪的屁股,夏季使气流流向猪的头部。

③风速。要使用风速仪来测量进气口的风速,一般来说,需要达到4~5米/秒(这是侧进气口的要求,如果是天花板进风口,则是2米/秒),如果超过5 米/秒,就说明猪舍的进气口数量不足,应多开几个 进气口。

④天花板进风口。这种进风口是四面出风,其进气量大,达3400平方/小时。当然,要顺着纵向通风的方向开启,防止在冬季形成直接下降的冷风流。

 (3)、控制器

选择控制器的要求:全系统集成控制;要有灵活性,能够实行小范围改进:性能可靠;容易操作上手。

(3)、猪舍之间的距离

自然通风条件下,如果猪舍之间相距太近,可能造成某些部分通风不良。因此,自然通风的育肥猪舍应至少相距15~18米。

(4)、屋顶高度

一般来说,每12米跨度要有4~6米的高度,才能达到通风的作用。

3、机械/自然相结合的通风系统(以自然通风为主,辅以机械通风)

在天气多变或者在极端天气条件下,很难充分控制自然通风猪舍的通风情况,为弥补这个缺陷,在天气寒冷或炎热时就需实行机械通风。

4、隧道式通风的设计参数

通风设计的原则是能产生期望的风速,并且提供期望的换气量。要根据如下公式选择更高效的风扇:

换气量Ⅰ=截面积×风速=(天花板高度X猪舍宽度)×1.52米/秒(期望风速):

换气量Ⅱ=猪的头数X每头猪每秒最少需要的换气量。

实例

(1)、生长育成舍

某生长育成猪舍天花板高度2.4米,猪舍宽度12.2米,猪头数1000头,则:换气量Ⅰ=2.4×12.2×1.52=4 5.5立方/秒;换气量Ⅱ=1000X0.057(生长育成猪每头每秒最少需要的换气量):57 立方/秒。

需要注意的是换气量Ⅱ大于换气量Ⅰ,说明风扇不够,需要加大通风量。

(2)、妊娠舍

某妊娠猪舍天花板高度2.4米,猪舍宽度18.3米,头数500头,则:换气量Ⅰ=2.4×18.3×1.52=66立米/秒;换气量Ⅱ=500×0.12(妊娠母猪每头每秒最少需要的换气量)=60立米/秒。换气量Ⅱ小于换气量Ⅰ,说明可以适当增加猪的密度。 饲养量可以增加到550